物流投標的含義
問題一:物流招投標的流程有哪些 第一,公司進行物流項目發布招標公告, 這個可以在中國電力招標網dlzb和全國招標信息網上查到的;第二,根據招標公告向招標公司報名,購買資格預審文件;第三,根據資格預審文件要求,完成資格預審申請文件的制作,在規定時間內交到招標公司,進行預審;第四,通過預審后,在招標公司通知,購買招標文件;第五,在規定時間完成招標文件的制作,并在招標當日進行文件開啟,進行招標;第六,招標完成后三日內,招標公司通知或者在網上公布招標結果;第七,招標公司跟中標單位聯系,鑒定合同。并有招標公司發布中標通知書。
問題二:在線物流招投標有哪些優點? 在 線 物 流 招 投 標 做 得 好 的 也 就 是 o T M S 了 , 說 實 話 是 第 一 次 體 驗 在 線 招 投 標 的 方 式 , 給 我 的 感 覺 就 是 比 較 高 效 、 有 序 、 安 全 、 節 約 , 而 且 網 絡 的 開 放 性 增 強 了 信 息 透 明 度 , o T M S 也 積 累 了 很 多 招 投 標 資 源 信 息 , 也 有 利 于 我 們 招 標 機 構 分 析 總 結 招 標 采 購 工 作 。
問題三:怎樣寫物流投標書 物流投標書范本這里以某一物流項目建議書為例,說明第三方物流項目投標書的一般格式與內容。其中L為某物流公司,C為某連鎖超市。 一、 總論 C公司邀請L物流公司為其在某地的物流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 本項目的目的是為C公司在顧客和供應商中樹立一流的高質量的超市形象。作為C公司的主要物流服務提供者,L公司期望降低總成本,提高顧客服務水平。L公司意識到C公司期望其提高運行效率,為顧客提供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L公司為此提供在有效成本水平內,能夠滿足甚至超出其希望地解決方案。 L公司理解C公司的項目目標是: (1) 滿足某地的業務增長計劃和操作能力; (2) 保證供應鏈的靈活性并產生規模經濟效率; (3) 改善存貨的可見性; (4) 集中時間與精力于公司的核心業務,而不是在物流方面; (5) 在某地,通過與有資質的公司的借物流伙伴關系,來運作倉儲業務;等。 為了在開始時將運作影響降到最低限度,L公司建議在開始實施階段用影子管理辦法。在整個實施階段,L公司將用適合的方法與C公司討論分析,以便成功地接管物流業務,謀求作業利益最大化。
問題四:怎樣寫物流投標書 編者按:
《九部委聯合發文 促進物流業發展》的討論已經過一段時間。大家在網上發表了很多觀點和看法,比較一致的有如下幾條:
一是為 *** 出臺政策文件大力推動我國物流業,拍手叫好;
二是盼望將各項政策利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三是希望行業組織能夠更多地發揮作用;
四是熱切期望我國國有物流企業、民營物流企業盡快發展、壯大,提高與國際物流同行的競爭實力。
至此,這一期熱點討論可以圓滿結束了。
我們已經進入2005年。伴隨著新的一年的開始,物流行業將更加開放。未來幾年,物流行業會發展成什么樣子,這是每一個行業內和關注物流業的人都要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
物流業是否能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
物流業在GDP中的比重能不能降下來,降多少;
第三方物流能否比過去幾年有更大的發展;
本土物流企業與國外物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否勝出,或者雙贏;
物流技術的研發趨向,RFID的應用前景;
供應鏈在中國會得到多大的發展;
*** 還會有哪些舉措,引導、鼓勵、扶持物流產業發展;
各地物流企業外部環境會不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例如稅收、交通管制、企業準入;
有關物流的新法規、政策,有哪些會出臺;
物流行業協會組織將怎樣進一步發揮作用;
物流的會展、教育培訓市場會出現什么變化,等等。
當然,這些問題的最終答案,需要時間。但是,凡事預則立,預測、研討和未雨綢繆是完全必須的。為此,2005年的第一期熱點討論將圍繞入世后過渡期我國物流業發展趨勢展開。主持人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俊發先生,主題文章為丁副會長在2004年12月24日“第九次中國物流專家論壇”上的主題報告《入世三年與中國物流業》中的第3部分《入世后過渡期中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討論。
《入世后過渡期中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研究員 丁俊發
中國入世后,在物流領域完全實現了承諾,有的提前了承諾期,2004年12月11日以后,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領域全面開放。后過渡期內,中國物流將會出現什么趨勢呢?
問題五:如何做物流投標?應從哪些方面考慮? 入世后過渡期物流業發展趨勢
編者按:
《九部委聯合發文 促進物流業發展》的討論已經過一段時間。大家在網上發表了很多觀點和看法,比較一致的有如下幾條:
一是為 *** 出臺政策文件大力推動我國物流業,拍手叫好;
二是盼望將各項政策利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三是希望行業組織能夠更多地發揮作用;
四是熱切期望我國國有物流企業、民營物流企業盡快發展、壯大,提高與國際物流同行的競爭實力。
至此,這一期熱點討論可以圓滿結束了。
我們已經進入2005年。伴隨著新的一年的開始,物流行業將更加開放。未來幾年,物流行業會發展成什么樣子,這是每一個行業內和關注物流業的人都要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
物流業是否能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
物流業在GDP中的比重能不能降下來,降多少;
第三方物流能否比過去幾年有更大的發展;
本土物流企業與國外物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否勝出,或者雙贏;
物流技術的研發趨向,RFID的應用前景;
供應鏈在中國會得到多大的發展;
*** 還會有哪些舉措,引導、鼓勵、扶持物流產業發展;
各地物流企業外部環境會不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例如稅收、交通管制、企業準入;
有關物流的新法規、政策,有哪些會出臺;
物流行業協會組織將怎樣進一步發揮作用;
物流的會展、教育培訓市場會出現什么變化,等等。
當然,這些問題的最終答案,需要時間。但是,凡事預則立,預測、研討和未雨綢繆是完全必須的。為此,2005年的第一期熱點討論將圍繞入世后過渡期我國物流業發展趨勢展開。主持人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俊發先生,主題文章為丁副會長在2004年12月24日“第九次中國物流專家論壇”上的主題報告《入世三年與中國物流業》中的第3部分《入世后過渡期中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討論。
《入世后過渡期中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研究員 丁俊發
中國入世后,在物流領域完全實現了承諾,有的提前了承諾期,2004年12月11日以后,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領域全面開放。后過渡期內,中國物流將會出現什么趨勢呢?
(一)中國物流業邁過起步期,進入快速發展期。可以預測,未來10-暢0年,是中國物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物流業發展必然與中國經濟發展相適應,未來20年,中國在社會穩定前提下,其經濟發展的特點是:①經濟體制轉軌將全面完成。②GDP以年均6-8%的速度上升,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大國。③人均GDP將從1000美元走向3000美元。④工業化將完成。⑤城市化率達到50%。與此同時,中國物流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例將下降到15%以下。
物流市場細分是入世三年來一個突出的變化,后過渡期將進一步細分,比如港口物流、汽車物流、超市物流、醫藥物流、鋼鐵物流、煙草物流、郵政物流、糧食物流、冷鏈物流、石化物流、家電物流、日化物流、書刊物流等等,與此相適應,還出現了一些專業的物流公司,他們的功能定位非常嚴格、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自己為核心,建立供應鏈,或參加別人的供應鏈,建立戰略伙伴的共贏關系。
城市物流與區域物流將越來越重要。世界上所有物流都以城市為中心,但并不是所有城市的物流是一樣的,一個城市物流的地位與其經濟地位與交通地位相適應。從中國實際情況分析,從南到北,香港、廣州、深圳、上海、寧波、武漢、重慶、成都、蘭州、青島、天津、北京、沈陽、大連、西安、臺灣釜山等都是中國物流重鎮。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呈區域型發展態勢,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都已形成城市集群、產業集群、港口集群,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制造業中心。但中國中西部是資源基......>>
問題六:有哪些平臺可以在線物流招投標? o T M S 就 可 以 , 今 年 剛 剛 在 o T M S 上 招 投 標 過 , 總 的 來 說 體 驗 感 覺 挺 好 的 , 因 為 是 以 網 絡 為 媒 介 , 網 絡 的 實 時 性 和 同 步 性 可 以 讓 信 息 及 時 溝 通 , 招 投 標 的 整 體 進 程 加 快 很 多 , 而 且 o T M S 積 累 的 信 息 資 源 蠻 多 的 , 有 利 于 我 們 分 析 總 結 招 標 采 購 工 作 。
問題七:有關物流公司招標的投標書 物流項目投標書這里以某一物流項目建議書為例,說明第三方物流項目投標書的一般格式與內容。其中L為某物流公司,C為某連鎖超市。一、 總論C公司邀請L物流公司為其在某地的物流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本項目的目的是為C公司在顧客和供應商中樹立一流的高質量的超市形象。作為C公司的主要物流服務提供者,L公司期望降低總成本,提高顧客服務水平。L公司意識到C公司期望其提高運行效率,為顧客提供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L公司為此提供在有效成本水平內,能夠滿足甚至超出其希望地解決方案。L公司理解C公司的項目目標是:(1) 滿足某地的業務增長計劃和操作能力;(2) 保證供應鏈的靈活性并產生規模經濟效率;(3) 改善存貨的可見性;(4) 集中時間與精力于公司的核心業務,而不是在物流方面;(5) 在某地,通過與有資質的公司的借物流伙伴關系,來運作倉儲業務;等。為了在開始時將運作影響降到最低限度,L公司建議在開始實施階段用影子管理辦法。在整個實施階段,L公司將用適合的方法與C公司討論分析,以便成功地接管物流業務,謀求作業利益最大化。為了支持C公司預計的銷售增長,提供靈活的供應鏈,改進存貨水平,L公司將接管以下工作:(1) 關閉X地和Y地的倉庫,在A地新開一個倉庫;(2) X地的配送;配送方案包括建立新的車隊,該車對可以由C公司目前協議或子承包的配送車輛和L公司提供的配送車輛組成。作為C公司的主要物流提供者,L公司將負責:(1) 管理運作靈活、有效、透明的供應鏈;(2) 檢查和實施改進物流效率的方法;(3) 加強最少存貨供應鏈原則的應用;(4) 提供存貨的最大透明度;(5) 示范換貨、死存貨、損失和損壞最小;(6) 充分利用存貨控制系統;(7) 充分利用設備和空間;(8) 管理、協調或提供運輸和配送功能;(9) 與C公司緊密合作,保證滿足甚至超出C公司的滿意水平;(10) 進一步提出改進建議。L公司把合作關系看成一種特別安排的商業關系,這種關系基于相互信任、坦誠相待、共擔風險、共享利益。這樣可以形成戰略競爭優勢,使得商業表現比單個公司更強。L公司承諾與C公司不斷合作,為顧客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服務。為達到這一目標,L公司承諾貢獻必要的管理資源,來研究和熟悉C公司所處的行業。L公司相信下面的建議書已經能滿足C公司的要求,根據提供的數據,能夠與其建議書中指定的任務所需成本為:方案一:某地點倉儲和配送操作:**人民幣元/年方案二:某地點倉儲和配送操作:**人民幣元/年二、前言本建議書根據C公司提供數據,具體說明C公司在X地的配送中心和配送要求。L公司派了一名高級主管考察C公司在X地和Y地的倉庫,發現了有許多作業領域具有改進的潛力,包括:(1) 分散的配送中心;(2) 存儲與分揀系統;(3) 倉庫管理系統;(4) 其他。L公司也派員考察了設置于A地的C公司新建的購物配送中心。盡管這個配送中心選址比較恰當,但整個倉庫地方太大,而且也不是專為C公司而建的。當合作各方具有共同的目標時,伙伴關系就是以往存在的關系的自然延伸。對物流聯盟的伙伴來說,一般應以供應鏈為基礎,并盡力在成本和服務上做到領先。L公司把為C公司提供配送中心和配送服務看作是雙方互惠關系的延伸,它能使雙方都得益。三、項目的目標C公司正在尋求與有專業水準的物流服務提供者建立長期戰略聯盟關系,以服務于C公司的包括:1)A地倉庫,2)配送服務的供應鏈。C公司的具體要求包括:(1) 加強它在市場中的地位;(2) 與領先物流提供者合作;(3) 提高操作能力與效益,滿足業務增長的需要......>>
問題八:哪里有物流公司的投標書范本? 《中華文本庫》網站有《物流投標書》和《貨物運輸投標書》。
查找方法:
進入《中華文本庫》網站,在“文檔搜索”處填入“物流投標”幾個字或“運輸投標”幾個字,再點“go”,搜索結果中就有相關的資料。(在百度上搜“中華文本庫”,即可找到該站)
問題九:剛成立的物流公司去哪里投標接單? 如各地的投標代理機構,可以百度招投標,比如廣東的除 *** 以外,有訊為招標、承啟招標、有德招標、金揚招標等等。
問題十:求一份物流運輸投標書,謝謝~~~ 50分 百度文庫有很多的 不會下載的話可以私信我 我幫你找
請問如何做物流投標書,包括哪些方面?
目前國內關于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比較的四種典型觀點
目前國內在學術界論及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的比較時,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俊發同志認為[2],傳統物流是指時間和地理位置的轉移,以解決商品生產和消費的地點差異與時間差異,而現代物流是另外一個概念,是對傳統物流的升華和革命,它包含了產品從生到死的整個物理性的流通全過程。并指出,現代物流區別于傳統物流的根本之處在于:①現代物流是一個過程,是一種管理;②現代物流要求物流要素可以集成,快速整合,形成供應鏈;③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才有現代物流;④現代物流有一個標志性的東西,就是第三方物流的出現;⑤現代物流可以極大地降低流通成本。
二是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劉志學博士認為[3],傳統物流指的是物品的儲存與運輸及其附屬業務而形成的物流活動模式;現代物流則是指以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為基礎,整合運輸、包裝、裝卸、搬運、發貨、倉儲、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加工及物流信息處理等各種功能而形成的綜合性物流活動模式。并指出現代物流是一個全新的系統概念,它包含了產品生命周期的整個物理性位移的全過程,使物流向兩頭延伸并加進了新的內涵,使社會物流與企業物流有機結合在一起,從采購物流開始,經過生產物流,再進入銷售物流,與此同時,要經過包裝、運輸、倉儲、裝卸、加工配送到達客戶(消費者)手中,最后還有回收物流。
三是北京工商大學何明珂教授在區分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時[4],從物流系統論的高度提出了現代物流的九個本質特征:物流目標的系統化、物流要素的集成化、物流組織的網絡化、物流接口的無縫化、物流信息的電子化、物流運作的規范化、物流經營的市場化、物流管理的現代化、物流服務的系列化。同時指出,物流理論的發展歷史不過80年左右時間,將物流劃分出“現代物流”和“傳統物流”沒有必要,因為發展歷史太短,再說,“Logistics”和“Physical Distribution”的區別不能用“現代物流”和“傳統物流”說明清楚。
四是北京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生宋耀華等人研究認為[5],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的區別實際上是由于物流服務、物流管理、物流技術和物流經濟等四個物流非固有屬性變革所引起的區別,或者說物流在其服務、管理、技術和經濟上的變革表現為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的區別,所以他們認為,傳統物流是指具有傳統物流服務、管理、技術和經濟的一種物流服務工程模式;現代物流是指具有現代物流服務、管理、技術和經濟特性的一種物流服務工程模式。
以上的幾種觀點從不同角度和方面對現代物流和傳統物流進行了闡釋和比較,也都有一定的道理,基本反映和代表了國內對于二者比較的主流認識和理解。
3 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的比較分析
為了更深刻地認識二者的區別,下面從物流功能、運作理念、價值實現和管理模式四個角度對現代物流和傳統物流做一比較分析。
3.1 從物流功能上看,傳統物流的主要功能是運輸和倉儲,而現代物流則包括了除運輸、倉儲之外的物流配送、物流信息技術處理和物流服務等諸多功能,同時強調功能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是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的本質區別之一。
3.2 從運作理念上看,傳統物流理念是以企業的生產制造過程即產品生產為價值取向的,企業在向市場提供服務時,主要著眼于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并以自身的成本核算為服務價值取向,從而造成了比較淡薄的服務意識。服務意識的缺乏主要表現在服務的被動性、波動性、短期性難以達到服務增值的目的。現代物流理念則是以企業的客戶服務為價值中心取向,因而更加強調了物流運作的客戶服務導向性。現代企業物流服務由傳統的單項發展到綜合,由一般化發展到個性化。
3.3 從價值實現上看,傳統物流主要通過商流與物流的統一來實現物的使用價值的轉換,從而創造時間價值和空間價值,價值實現的方式和途徑比較單一。現代物流強調以滿足消費者和市場需求為目標,以第三方物流為基礎,聯合供應商和銷售商,把戰略、市場、研發、采購、生產、銷售、運輸、配送和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活動有機整合在一起,通過“商”、“物”分離,降低物流成本,優化物流資源配置,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提供特色和專業物流服務等來實現物流價值的增值,其價值實現的方式和途徑靈活多樣。
3.4 從管理模式上看,傳統物流還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物流管理意識,物流各要素相互之間獨立發展,基礎設施和管理機構“條塊分割”現象嚴重,強調單項的物流管理,不能控制物流鏈,而且商流與物流網合一,以第一、第二方物流為主等。在物流成本管理上,不是以降低物流總成本為目標,而是分別停留在降低運輸成本和保管成本等個別環節上,結果只能是物流總成本的上升。現代物流的管理強調建立橫向產業關聯或系統集成的新機制,超越現有的組織界限由企業內部延伸到企業外部而注重外部關系,將供應商、分銷商以及用戶等納入物流管理的范圍,并建立和發展具有網絡組織特點的物流聯盟,實現最終消費者和最始供應商之間的物流與信息流的整合。
入世后過渡期物流業發展趨勢
編者按:
《九部委聯合發文 促進物流業發展》的討論已經過一段時間。大家在網上發表了很多觀點和看法,比較一致的有如下幾條:
一是為政府出臺政策文件大力推動我國物流業,拍手叫好;
二是盼望將各項政策利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三是希望行業組織能夠更多地發揮作用;
四是熱切期望我國國有物流企業、民營物流企業盡快發展、壯大,提高與國際物流同行的競爭實力。
至此,這一期熱點討論可以圓滿結束了。
我們已經進入2005年。伴隨著新的一年的開始,物流行業將更加開放。未來幾年,物流行業會發展成什么樣子,這是每一個行業內和關注物流業的人都要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
物流業是否能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
物流業在GDP中的比重能不能降下來,降多少;
第三方物流能否比過去幾年有更大的發展;
本土物流企業與國外物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否勝出,或者雙贏;
物流技術的研發趨向,RFID的應用前景;
供應鏈在中國會得到多大的發展;
政府還會有哪些舉措,引導、鼓勵、扶持物流產業發展;
各地物流企業外部環境會不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例如稅收、交通管制、企業準入;
有關物流的新法規、政策,有哪些會出臺;
物流行業協會組織將怎樣進一步發揮作用;
物流的會展、教育培訓市場會出現什么變化,等等。
當然,這些問題的最終答案,需要時間。但是,凡事預則立,預測、研討和未雨綢繆是完全必須的。為此,2005年的第一期熱點討論將圍繞入世后過渡期我國物流業發展趨勢展開。主持人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俊發先生,主題文章為丁副會長在2004年12月24日“第九次中國物流專家論壇”上的主題報告《入世三年與中國物流業》中的第3部分《入世后過渡期中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討論。
《入世后過渡期中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研究員 丁俊發
中國入世后,在物流領域完全實現了承諾,有的提前了承諾期,2004年12月11日以后,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領域全面開放。后過渡期內,中國物流將會出現什么趨勢呢?
(一)中國物流業邁過起步期,進入快速發展期。可以預測,未來10-20年,是中國物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物流業發展必然與中國經濟發展相適應,未來20年,中國在社會穩定前提下,其經濟發展的特點是:①經濟體制轉軌將全面完成。②GDP以年均6-8%的速度上升,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大國。③人均GDP將從1000美元走向3000美元。④工業化將完成。⑤城市化率達到50%。與此同時,中國物流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例將下降到15%以下。
物流市場細分是入世三年來一個突出的變化,后過渡期將進一步細分,比如港口物流、汽車物流、超市物流、醫藥物流、鋼鐵物流、煙草物流、郵政物流、糧食物流、冷鏈物流、石化物流、家電物流、日化物流、書刊物流等等,與此相適應,還出現了一些專業的物流公司,他們的功能定位非常嚴格、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自己為核心,建立供應鏈,或參加別人的供應鏈,建立戰略伙伴的共贏關系。
城市物流與區域物流將越來越重要。世界上所有物流都以城市為中心,但并不是所有城市的物流是一樣的,一個城市物流的地位與其經濟地位與交通地位相適應。從中國實際情況分析,從南到北,香港、廣州、深圳、上海、寧波、武漢、重慶、成都、蘭州、青島、天津、北京、沈陽、大連、西安、臺灣釜山等都是中國物流重鎮。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呈區域型發展態勢,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都已形成城市集群、產業集群、港口集群,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制造業中心。但中國中西部是資源基地,以武漢、鄭州為中心的中部地區,以重慶、成都為中心的西南部地區,以西安、蘭州為中心的西北部地區都在崛起,物流業將與此相適應。
(二)政府推動、企業運作、行業自律開始進入協調發展。政府將創造環境,鼓勵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的發展,政府職能轉變,也有利于行業組織更好地發揮作用,特別是行業規劃、行業統計、市場分析、人員培訓、標準制訂、技術推廣等方面。加入WTO后過渡期,政府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把一部分應該交給行業協會的職能交給協會,交得越快越徹底越好,但誰都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物流企業將從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為客戶個性化、多功能增值服務將成為主流。
2005年將是貫徹落實九部委《關于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的一年,是更加開放、更加務實、更加深入、更加理性的一年。全國物流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將在2005年“五一”以前召開全國物流發展工作會議,必將對中國物流發展有一個更大的推動。
(三)國有、民營、中外合資與外商獨資企業三分天下。經過入世三年的競爭、發展、磨合,國有物流企業、民營物流企業、中外合資與外商獨資物流企業都在市場上定了位,各有自己的客戶,各有自己的地盤。但由于中國傳統制造業物流業務開放比較滯后,蛋糕不可能一下子變得很大,這必然加劇這三股勢力之間以及三股勢力內部的競爭。競爭的結果,必然會現出重組兼并,出現重新洗牌。外資物流企業的內功要高于內資物流企業,暴風雨沒有,但風浪是必然有的,內資物流企業要有所準備,充分應對。當然這種局面不可能很快到來,三分天下的格局將維持相當一段時間。
(四)現代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生產力,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將逐步增大。物流的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法制化的推進,將使中國物流業走出初級階段向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靠攏。中國必將出現10多個民族物流航母,走向國際,但估計要有10年的準備期與發展期。
(五)物流業的發展更依賴于供應鏈理論指導,更依賴于高科技支撐,更依賴于人力資本的投入。這里我要特別強調一下供應鏈管理。什么是供應鏈?中國《物流術語》國家標準是這樣定義的:“供應鏈,即生產與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活動的上游與下游企業所形成的網鏈結構。”“供應鏈管理,即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規劃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并進行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美國物流的發展經歷了兩次質的飛躍,我們可以從美國物流協會的更名來說明。1963年,協會名字叫“美國實物配送協會”,1985年更名為“美國物流管理協會”,2005年將更名為“美國供應鏈管理協會”,物流管理成了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從本質上說,供應鏈管理是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供需管理的集成。21世紀,將進入電子商務與供應鏈時代。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將對物流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物流產業只有自身變革,才能應對挑戰。中國雖然無法與美國相比,但供應鏈管理的影響已經產生,并將引領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方向。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04年對制造業的調查,企業老總認為在企業管理中供應鏈管理最重要的占48%,名列第一,說明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已開始被經營管理層所接受。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認為,跨國企業已從采購戰略、物流戰略進入供應鏈戰略,這是我們需要特別關注的一個重大戰略問題。希望能得到國家***與政府決策部門的高度重視。
我上面論述了三個問題,是從事物的本質去講的,是從中國物流業發展的全局去講的。其實,中國的物流業在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看來,就像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孩,東倒西歪。的確問題可以列一大堆,矛盾可以列一大堆。我們要重視這些問題,要解決這些矛盾,才能更好地前進。但我們總不能老看著這些問題,唉聲嘆氣,無所作為。中國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勇氣,需要創新,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奮不顧身地去踩出一條中國之路。
歡迎做客中國物流聯盟網-自由論壇
※來源:中國物流聯盟網 From [ 202.106.160.126]
tags標簽:
![廣州到專線運輸車隊 廣州到專線運輸車隊](/style/cl-1/wlzx27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