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期一日 期的意思
先期一日:約定的日期《后漢書.郭伋傳》
原文: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伋辭謝之。及事訖,諸兒復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還。”伋謂別駕從事,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須期乃入。其為人若此。
譯文
郭伋開始去下屬處巡視時,到達西河美稷,有數百名兒童,各自騎著竹馬,在道旁依次拜迎。郭伋問:“孩子們為什么遠道而來?”兒童們回答說:“聽說使君到來,我們很高興,所以來這里歡迎。”郭伋向他們表示感謝。事情辦完后,孩子們又將他送出城,并問“使君什么時候再回來”郭伋告訴了別駕從事史,算好了日子告訴他們。巡視后返回,比預計日期提前了一天,郭伋不想失信于孩子們,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約定日期才進城。他就是這樣做人的。
字詞解釋 ↓
①陳太丘與友期行:相約 ② → 先期一日:約定的日子 ← ③須期乃入:預定的時間字詞解
↑
釋: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剛擔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別駕從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你知道初中語文人教版課本的所有課文題目中哪篇課文有講用文字代替數字的 比如4死 888168發發發一路發
物流公司服務標語1
1、厚德載物,盡心服務。
2、物流新起點,服務更方便。
3、物流領航,情深義長。
4、騰運天下,匯通四海。
5、物流以恒,四海通金。
6、物盡天擇,流放你主。
7、物流天下,舍我其誰。
8、貨通天下,信滿四方。
9、物流天下,服務無限。
10、物流第一家,誠信送到家。
11、您不錯的物流選擇。
12、物流世界,龍馳天下。
13、服務人車物,一點通天涯。
14、誠信在咱家,我們都要發。
15、五湖四海,都是一個家。
16、物流乾坤,利達萬家。
17、利達三江,一“點”到家。
18、以人為本,誠信互動。
19、物流有八八,大家永發發。
20、牽手一路發,真情到你家。
21、物流通道,個性通達。
22、真誠服務,快速反應。
23、連通你我他,情系千萬家。
24、流通世界,薈萃全球。
25、物流平安,一路。
26、真誠服務,迅速快捷。
27、物流一點通,溝通更輕松。
28、物流找我家,送貨千萬家。
29、心隨物流,財到我家。
30、流通天下,四海為家。
31、互動做物流,一點世界達。
32、海角天涯,共有一個家。
33、物通四海,誠達天下。
34、物流好幫手,誠信助你發。
35、重信唯真,引領天下。
36、服務到你我身邊。
物流公司服務標語21.服務到你我身邊。
2.您不錯的物流選擇。
3.您的.要求我的責任。
4.厚德載物,盡心服務。
5.物流領航,情深義長。
6.騰運天下,匯通四海。
7.物流以恒,四海通金。
8.物盡天擇,流放你主。
9.物流天下,舍我其誰。
10.貨通天下,信滿四方。
11.物流天下,服務無限。
12.物流世界,龍馳天下。
13.物流乾坤,利達萬家。
14.以人為本,誠信互動。
15.物流通道,個性通達。
16.真誠服務,快速反應。
17.流通世界,薈萃全球。
18.物流平安,一路。
19.真誠服務,迅速快捷。
20.心隨物流,財到我家。
21.流通天下,四海為家。
22.物通四海,誠達天下。
23.重信唯真,引領天下。
24.為您誠信,服務大家。
25.流通四海,溫馨之家。
26.一路暢行,誠信相伴。
27.貼心物流,誠信服務。
28.給你賓至如歸的感覺。
29.親情服務,滿意服務。
30.誠信服務,以德經營。
31.誠信物流,金牌品質。
32.誠信物流,發發相伴。
33.天涯咫尺,物流有我。
34.以真誠帶您走向成功。
35.誠行天下,物流神州。
卞毓麟的《數字雜說》
即使目不識丁的人,通常也會數數,諸如一棵樹,兩本書,三元錢等等。不過,縱然是飽學之士,倒也未
必盡識數字的身世,數字的情趣,乃至數字的遺憾。數字的發展走過了漫長的路程。大約4000年前,地
中海東岸的肺尼基人發明了字母表。它在傳播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發生了種種變化,例如,古老的希臘字母和希
伯來字母就不太一樣。但是,古代希臘人和希伯來人都曾用字母表中的字母依次代表數字。后來,人們也曾用英語
字母代表過數字,例如依次用 a b、 c d代表 1、 2、3、4,i、j、k、l代表9、10、20、30等等。
大約2000年前,古羅馬人統治著整個地中海周圍跨越歐亞非三洲、直達大不列顛島的遼闊地域。他們創立了
一套書寫數字的獨特方法:用i、11、iii、v、x分別表示1、2、3、5、10,iv和vi分別表示4和6,其中的奧妙是:
“若較小的數字緊靠在較大數字的左側,則表示兩者相減;苦緊靠在較大數字的右側,則表示兩者相加”,所以 iv表
示 v(即“ 5”)減去 i(即“ l”), vi則是 v加上 i;同理,vii和viii分別表示“v加ii”和“v加ii”,即表示7和
8;ix和xi則分別表示“x(即‘10’)減i”和“x加i”,即9和11。代表數字的符號,在書寫時的順序非常
重要。
在羅馬記數法中,還用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所以,1994用羅馬數字
書寫,就是mcmxciv,其中從左到右依次為: m(即“ 1000”), cm(“ 1000”減“ 100”,即“ 900”), xc(“100”減“10’,即“900),以及iv(即“4”)。要是把這些數字符號重新排列一下,變成mmcxcvi,那么它就不是表示1994,而是代表2196了。創造出這些記數方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然而,它們畢竟還不夠方便。比如說,今天在全世界廣泛使用的“阿拉伯數字”,就要比使用羅馬數字簡便很多。
有趣的是,發明“阿拉伯數字”的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印度人。兩千多年前,印度人首先使用了1、2.3……9這九個數字;他們書寫時,用最右邊的數字代表有多少個“一”,其左邊的數字代表有多少個“十”,再左邊的數字代表有多少個“百”,如此等等。例如,1994就表示一共有4個“-”、9個“十”、9個“百”、1個“千”。這在今天,就連小學生也是非常熟悉的了。
這種寫法有一個缺陷:比如說,它很難將“3500’’和“35000”區分開來。公元8世紀前后,印度人又發明了一個代表“根本沒有”的符號:“ 0’。于是,就可以很清楚地用3005來表示3個“千”、沒有“百”、沒有“十”和5個“一”了用這種印度數字進行數學運算,不知要比用羅馬數字或用字母符號方便多少。因此,它漸漸地傳遍了全世界。
阿拉伯人首先將印度數字傳到了西亞、北非和西班牙,這就是歐洲人稱它為“阿拉伯數字”的原因。
我國廣泛使用“阿拉伯數字”迄今尚不足一個世紀。
然而,數字在我國卻有著獨特而悠久的發展史。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半坡文化遺址中,一些彩陶上刻畫的
簡單符號很可能就是最原始的文字和數字。在距今3000年前的殷墟甲骨上,已有代表“一、十、百、千、萬”的
專門數字。距今約3000年的西周鐘鼎文中還用到了隔位字‘又”,例如“六百又五十又九”,即659。后來,我們
中國人又創造了表示空位的符號“0”,它與“阿拉伯數字”中的0相比,可謂大同小異。
數字之妙遠遠不局限于數學王國本身。它的概括力使人易于記憶,便利交談。“二十四史”“三十六計”“九大行星”“三好學生”“世界七大奇跡”“四項基本原則”“七十七國集團”……諸如此類的例子,委實不勝枚舉①。更何況它在文化生活中還給人以無窮的樂趣。例如,在燈謎中,“十(打日本一政治家),謎底:田中”,“ 9 9(打一字),謎底:白”,皆系雅俗共賞②的上乘之作③。在對聯中,古往今來令人拍案叫絕④的“數字對”亦不乏其例:上下聯中均嵌入諸多數字,—一相對,渾然天成。如以五行和五方與十個數字相對、巧妙地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舊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上革交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然而,數字卻也有自己的苦惱,本來和它毫不相干的事情,偏偏總有人硬往它身上安。過去人們用字母代表數
字時,有的數字寫出來就像是一些單詞,例如,人們曾用英語字母e代表5,用o代表60,用w代表500,于是,
565寫出來就是woe,正好和英語單詞“悲哀”的拼法完全一樣。因此,人們認為565是一個不吉利的數字。古
希臘人和希伯來人甚至創造了一套方法,故意讓用字母表示的數字帶有一定的含義,這就是所謂的“占數術”。其
實,它和“占星術”一樣,純系無稽之談。分外可悲的是,“占數術”這種騙人的鬼話,居然在
今天的中華大地上再度看好走俏。君不見,有人如癡如醉地想弄上8888168這么一個電話號碼——期盼著“發發發發,一路發”;君不見,有人視 7424994這個號碼如喪門之神,仿佛那真會害得他“妻死兒死舅舅死”。如今,人們仿佛對這種畸形的文化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了。其實,數字和“發”或“死”又有什么關系?
tags標簽: